《DLE週刊》提供直接鋰萃取 (DLE) 技術、產業發展和市場趨勢的最新見解。請關注,了解 DLE 如何塑造永續能源的未來。
DLE 周刊 - 2025 年 4 月 30 日
BICHEM集團全球業務
鹽水計畫突破重大監管障礙
標準鋰業 (Standard Lithium) 與 Equinor 的合資企業 Smackover Lithium 宣布其西南阿肯色州 (SWA) 專案開發取得重要里程碑。阿肯色州石油和天然氣委員會 (AOGC) 已一致批准名為「雷諾茲裝置」的一期鹽水生產裝置。該裝置佔地約 20,854 英畝,預計到 2028 年每年將生產 22,500 噸電池級碳酸鋰。
此次監管部門的批准標誌著該項目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並為將於5月確定的特許權使用費條款鋪平了道路。 SWA專案採用可擴展的整合式直接鋰提取(DLE)工藝,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鋰。隨著多個專案的推進,標準鋰業正將自身定位為國內鋰資源開發的領導者,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清潔能源技術需求。
中國儲能產業復甦,新增項目超百個
儘管先前存在產能過剩的擔憂,但中國儲能產業在2024年第一季強勁復甦,國內外有超過100個新的電池生產和系統整合項目正在推進。推動這波新一輪產能擴張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國家政策改革的推出(例如136號文件),這些改革措施鼓勵計畫在上半年加速推進,以緩解電價波動。地方政府的儲能目標、中東和拉丁美洲等地區蓬勃發展的大規模儲能需求以及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快速成長也推動了這一成長。
智利鋰礦國有化為中國拉丁美洲投資者敲響警鐘
2025年4月,智利政府批准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與SQM公司成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鋰礦合資企業,標誌著該國鋰礦國有化進程邁出了重要一步。此舉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對持有SQM公司22.16%股份的天齊鋰業而言。這項進展凸顯了中國企業在拉丁美洲投資時政治風險評估策略的關鍵缺陷。未來,中國企業可能需要優先考慮取得海外資源資產的控股權和長期協議。儘管智利的國有化努力並非專門針對中國,但這一轉變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並可能使雙邊經濟關係緊張。
中國技術在阿根廷PPG鹽湖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製程工程研究所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多組分協同萃取-水相反萃」提鋰技術再獲突破,繼在青海萬噸碳酸鋰工廠成功應用後,目前該技術在與贛鋒鋰業合作的阿根廷PPG鹽湖項目中取得重要進展,項目日前通過阿根廷環評,正在推進5000噸/年碳酸鋰建設工廠建設。此技術針對高鈉低鎂鹵水中的鋰,回收率達90%以上,反萃液鋰含量在20克/公升以上,每噸鋰耗淡水低於30噸,酸耗低於100公斤,耗電低於1000千瓦時,三廢排放環保達標。
免責聲明:DLE Weekly 為 Bichemical Technology Limited 旗下 BICHEM Research 的原創內容。分享需保留原始連結。 BICHEM Research 的所有內容均受保護,未經事先書面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散佈或出版。如需授權,請聯絡 info@bichemcial.org。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直接決策建議。使用者應對自己的決策負責,BICHEM Research 對任何結果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