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首頁 > 新聞中心 > BICHEM 研究 > 八月鋰市場:供應擴張遇上需求停滯

八月鋰市場:供應擴張遇上需求停滯

Aug 09來源: 智慧瀏覽: 76

BICHEM集團全球業務



今年7月,鋰產業鏈呈現出一個鮮明的弔詭。儘管碳酸鋰期貨價格一度飆升至每噸8萬日圓(1.1萬美元),帶動鋰輝石價格上漲,但這一動能卻未能傳導至下游電池市場。預期的供應驅動價格上漲最終因終端用戶需求低迷而擱淺。上游擴張與下游停滯之間的這種根本性錯配,正在擠壓利潤空間,並迫使整個產業鏈重新評估。價格一如既往地對上游生產決策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7月份價格上漲立即緩解了精煉廠的壓力,並迅速轉化為產量成長。數據顯示,中國鋰鹽產量當月超過7萬噸,較上季增幅超過7%。刺激措施也波及上游:碳酸鹽價格反彈拉動鋰礦石價格上漲。這再次印證了價格上漲刺激供應增加的基本經濟原理——這項動態目前正在全球上演。

 

然而,原物料端上漲的壓力未能有效傳導至鋰電池下游。 7月份,磷酸鋰鐵正極材料原料成本已上漲至2,000/噸左右;而負極材料價格自6月以來持續走弱。成本上漲、售價承壓,電池產業競爭激烈程度絲毫未減

 

今年上半年的關鍵變化是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的集中度下降。前十大電池企業的總市佔率實際上比去年下降了2.5個百分點。這表明,人們期待已久的行業整合—— 「優勝劣汰」的洗牌——尚未實現。相反,旨在爭奪市場份額的激烈價格戰仍在繼續,無情地考驗著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

 

終端市場才是真正的疲軟電動車銷量成長正從「低位成長」滑向「縮量成長」。數據顯示,7月前三週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較上季下降 12  %  。造成需求低迷的 因素有很多:一方面 為避免 提前耗盡補貼政策,政策執行更加謹慎, 月度刺激效應有限6甚至沒有真正的補貼「窗口期」。另一方面 8月以後市場將面臨2024年高銷量基數帶來的年比挑戰 。此外,隨著海外儲能市場裝置高峰到來,市場正在降溫。在當前終端結構性困境下,能源產業不得不認真思考如何「打進 剩餘50%的市場」。   


面對如此複雜的情勢,市場參與者觀點不一。主要鋰生產商的生產計劃出現了剪刀差,預示著8月及今年剩餘時間鋰市場將動盪不定。未來五個月,上游產能擴張的慣性似乎將與下游需求的現實碰撞。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