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HEM集團全球業務
碳酸鋰價格近期大幅反彈,近期突破7萬元/噸,在市場連續數月低迷後實現顯著反彈。此次反彈主要得益於供應端趨緊,包括主要鋰鹽工廠的減產和檢修,以及市場情緒的改善。
自7月中旬以來,鋰期貨價格穩定上漲,多家鋰生產商公佈獲利復甦。產業分析師認為,去庫存週期已接近完成,鋰價開始形成新的更高基準。
成本結構變化推高價格
儘管鋰市場依然供應過剩,但低成本資源已達到飽和狀態,高成本生產商正逐漸恢復定價權。隨著電池級碳酸鋰成本已突破6.5萬元/噸,新的價格底線似乎正在形成。
據GGII稱,鋰價可能在2025年中期觸底,預計下一個上漲週期將在2026年出現,屆時鋰材料的產能將進一步擴大。
整個價值鏈復甦勢頭強勁
2025年上半年,受儲能和動力電池需求強勁的帶動,中國鋰電池產量較去年同期成長68%。磷酸鐵鋰電池正極、負極和電解液等關鍵電池材料也實現了兩位數成長。主要生產商的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健康水平,在巨額全球訂單的支持下,頂級企業正在重啟擴產項目。
展望未來
雖然短期內中國鋰供應仍依賴進口,但國內新興資源正在湧現,儘管開發週期較長。儘管價格有所下降,但來自澳洲和非洲的海外供應仍然強勁。
隨著鋰市場趨於穩定,主要參與者產能利用率較高,整合正在進行中。專家認為,10萬元/噸是一個健康的價格目標,能夠確保長期供應鏈的活力。固態電池商業化預計將從2025年起加速,並可能開啟策略成長和創新的新階段。



